徐州会战照片
此时, 土肥原贤二率领2万多日军孤军深入,只为 阻止第一战区的国军增援徐州。蒋介石得知此事以后决心要将这2万多日军全部歼灭,以重获战果。于是蒋介石又 重新出动了15万的队伍去围剿土肥圆贤二的2万多日军,结果仍以惨败收场。蒋介石得知以后愤怒不已,批道:“ 真乃战史上一千古笑柄。”
演讲中的蒋介石
在国民党的节节败退下, 开封,郑州等战略要地相继失守。眼见日军一路西进,即将入主中原地带。蒋介石万分火急急,手下更是为他出谋划策。有许多国民党内的参谋长和顾问,都纷纷向蒋介石提出了 以水代兵的建议。
早在1935年抗日之初,国民党参谋长晏勋甫,就曾预想过若与日军在中原地区交手,可挖开黄河河堤阻敌。陈果夫也曾提出反制预案,表示:
“黄河南岸千里易攻不易守,北岸地势低下,只需在下游沁河口附近将北堤坝决开,则我之大危可解,而敌则居危地。”
“黄河南岸千里易攻不易守,北岸地势低下,只需在下游沁河口附近将北堤坝决开,则我之大危可解,而敌则居危地。”
此外就连国民党高级参谋何成璞也曾提出决堤的观点,他认为,趁着黄河汛期初现之时,在考城以西洪涝最猛的地方进行决口,就能在造成小面积泛滥的同时, 极大程度阻碍敌人机械化部队的火力发挥,大大抵挡敌人前进的步伐。
花园口决堤后日军抢修坦克
花园口决堤
起初蒋介石并没有下定决堤黄河的决心,但是 眼见着日军即将占领郑州这个交通要塞,那么不出一个月,日军就可以通过郑州铁路直逼武汉,到时候后果不堪设想。可眼下蒋介石也想不出什么更好的法子来阻止这些日军的吸进,毕竟他曾以15万的国民党军都没有打过区区2万的日军。
蒋介石照片
最终蒋介石还是同意了手下们的意见,下了 决开黄河大堤,以水当军的决定。当然,在国民党内也有些人觉得决堤黄河的决定有些过于草率了,因为黄河的汛期即将来临,若真的决堤后果也同样不堪设想 ,甚至不亚于日军攻占武汉所带来的危害。但是在蒋介石的再三催促下,这些反对的声音也终究没了意见。
决堤施工照片
随后有关人员就开始选择决堤的最佳位置,一开始的选址是在 中牟正北赵口,因为这里在 清代时期就决堤过,有前车之鉴可以借鉴,决堤的结果也较容易预测,挖起来也更容易挖开。根据经验来看,在这里决堤后河水会 从淮河入海,且正好会经过日军驻扎的区域。但是天有不测风云,国军20集团军的士兵们在这里连连续挖了三天三夜都没有成功让河水决堤。
花园口决堤影响图
眼见时间越来越紧迫,日军西进的步伐也越来越快。国军不得不放弃赵口,转而将决堤的目标放在了 花园口的黄河大堤。在一声巨响之下,黄河大堤正式决堤,洪水顿时猛泄出来。决堤当天晚上,黄河上游又 突降暴雨,导致河水猛涨,进一步加大了决堤后的洪水量,此时,一场巨大的洪涝灾害正在向黄泛区抵近。
很快滔天的洪水就分东西两路淹没了数不清的田野房屋,车马人流。 1200多万人流离失所,89万人死亡,2000万亩耕地被冲毁绝收。受灾总面积达29,000平方公里。而这场巨大的洪涝灾害,也直接导致了河南地区愈发严重的饥荒,同时也给我军的行动造成了巨大的困难。那么日军又是如何遭殃的呢?
被淹没的田野
淹死了多少日军?
在日军战史中也曾记载过这次花园口决堤对他们造成的影响,在日军看来,这次决堤 确实让他们的军事行动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和困难。花园口决堤之初,日军措手不及,他们有的被淹死,有的因伤病被丢下,所以不得不结束对于国民党军的追击。尤其是土肥圆军团,最后还是依靠其他日本军队的全力营救,才成功摆脱洪水的侵袭。
花园口决堤后的日军
据统计,在花园口决堤中死亡的日军人数约在5000到2万人左右,但是 真正被洪水淹死的人数仅仅不到7000人左右,十分的让人难以置信。因为花园口决堤对中国百姓造成的损失,可是整整89万人 ,用89万中国老百姓的性命去换7000日军的性命,可不是一点点的得不偿失,更别提 因这场决堤洪涝灾害所导致的饥荒之中饿死的千千万万中国百姓了,他们都是死于统治者愚蠢决策的冤魂。
花园口决堤后的灾民
当然, 仅仅是淹死7000日军显然是不能阻止日军西进的,蒋介石预期黄河决堤能为接下来的武汉会战争取至少 半年的时间。然而 仅仅4个月,日军就占领了武汉。而花园口黄河大堤决口的位置,也一直到1947年才完全被堵上,在此之后,蒋介石也一直极力掩盖花园口决堤的“黑历史”,至死不愿任何人在他面前提及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